消防水灭火系统安装的具体技术流程包括施工准备、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四个主要阶段,各阶段具体技术流程如下:
一、施工准备
材料检验:对采用的系统组件、管件及其他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出具出厂合格证。主要系统组件如喷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管材、管件检查:管材、管件应进行现场外观检查,确保其表面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和重皮;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
喷头检验: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喷头的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制造厂及生产年月等标志应齐全;喷头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喷头螺纹密封面应无伤痕、毛刺、缺丝或断丝的现象;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并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
阀门及其附件检验: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报警阀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尚应有水流方向的永 久性标志;报警阀和控制阀的阀瓣及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堵塞;报警阀应逐个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试验时间应为5min,阀瓣处应无渗漏。
工序交接:与前期相关工程如建筑结构施工、电气系统预设等进行工序交接,核对施工图纸,依据设计要求逐一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后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的条件,并填写详细的工序交接记录表格。
现场环境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障碍物等影响施工操作的物品;保证安装管道的区域地面或者墙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检查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规划出合理的材料和设备堆放区域,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二、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
干管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干管的走向和安装位置,干管一般沿着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或者空间布局进行铺设。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经纬仪、水准仪等对干管的坡度和垂直度进行准确测量和控制,确保干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合适的吊装设备或者支撑结构对干管进行固定,固定时要确保牢固可靠,并注意管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出现漏水隐患。干管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螺纹连接、焊接或者沟槽连接等,无论采用哪种连接方式,都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
立管安装:立管要垂直安装在建筑物的结构柱或者墙体内。安装前对预留孔洞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孔洞的大小、位置和垂直度符合立管的安装要求。
立管与干管的连接要保证密封性和牢固性,一般采用同心异径管件进行连接,并保证连接处的管道同心度。安装过程中注意安装高度的准确性,符合设计中对于各个楼层或者不同区域的喷水灭火要求。同时,在立管上按照规定设置必要的支吊架,支吊架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并考虑到管道的重量、水流冲击力等因素。
喷洒头支管安装:喷洒头支管要连接在立管与喷洒头之间,其管径和走向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铺设。安装喷洒头支管时,考虑到喷洒头的保护范围,确保支管能够将水准确地输送到喷洒头处。采用合适的管件进行连接,并注意弯曲半径不能过小,以免影响水流的畅通性。在喷洒头支管上按照规定设置阀门,如信号蝶阀等,以便于对各个区域的喷洒头进行单独控制和维护。
支管安装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者变形等情况。
报警阀配件及其他组件安装:先对报警阀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者缺陷。然后按照设计要求依次安装报警阀的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延迟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等配件。注意各配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和安装顺序的正确性,如压力开关要安装在能够准确感应压力的位置,并保证其信号传输的准确性;水力警铃要安装在能够听到铃声的位置,并保证其通水顺畅。同时,安装其他组件如过滤器、末端试水装置等,这些组件的安装也要符合设计和操作规范要求。
减压装置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减压装置类型,如减压孔板、减压阀等。减压装置要安装在需要减压的管段上,并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减压装置的进出口方向正确,并与管道连接紧密。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检查减压装置是否能够将管道压力调整到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并定期对减压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
喷洒头安装:安装前对喷洒头进行分类检查,根据不同的保护区域选择合适的喷洒头进行安装,如在厨房等有特殊要求的区域要使用厨房专用喷洒头。确保喷洒头的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要符合规定的范围。
喷洒头要与支管连接紧密,并保证喷洒头不被遮挡,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喷洒头的溅水盘,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喷洒头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其喷水覆盖范围能够满足灭火要求。


微信扫一扫